当"懒癌"露出獠牙,24岁青年的生命防线如何守卫?淄博青年小张(化名)在体检复查时突遭晴天霹雳——忽视一年的甲状腺结节竟导致了双颈侧Ⅱ、Ⅲ、Ⅳ、Ⅴ、Ⅵ区的10组淋巴结广泛转移!淄博市市立医院甲乳外科杨兴旺主任团队迎难而上,历时4小时完成高难度甲状腺全切+双颈侧区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,在清除118枚转移淋巴结的同时,完美保留双侧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,守护了患者发声及钙代谢功能,用精湛技术打破"甲状腺癌无害"的谣言。
病情回溯:轻信"懒癌"传言埋隐患
一年前小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,医生考虑甲状腺癌可能性大,建议积极治疗,因网络盛传"甲状腺癌是懒癌",加之其周围朋友“观察即可”的建议,未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。今年复查时,超声提示甲状腺肿瘤较前增大,并且肿瘤已突破甲状腺被膜,增强CT更显示双侧颈部Ⅱ-Ⅵ区多发肿大淋巴结,考虑转移。面对检查结果,这位年轻人陷入深深焦虑。
手术攻坚:精准“拆弹”护生命尊严
后悔莫及的小张慕名来到淄博市市立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就诊,完善甲状腺穿刺病理后证实“甲状腺癌并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”,面对同时存在双侧淋巴结转移的复杂病情,杨兴旺主任带领赵波、杨春晓、王海明等科室骨干在术前开展了多学科会诊,制定了“甲状腺全切+双颈侧区功能性淋巴结清扫”的手术方案。双侧同时清扫五个区域的的淋巴结,相当于在颈部开展“立体排雷战”,杨兴旺主任介绍:Ⅱ区紧贴颅底,毗邻颈内静脉与副神经,稍有不慎可致肩功能障碍,Ⅴ区深藏胸锁乳突肌后缘,与臂丛神经交错,Ⅵ区内喉返神经如发丝穿行,关系发声与呼吸。双侧颈清手术既要保证肿瘤根治性,又要兼顾功能保护,亦犹如“刀尖起舞”。手术团队采用多项核心技术破局:术中应用示踪剂甲状旁腺负显影,同时让淋巴结显形;连续神经监测为重要神经等保驾护航。最终完整清扫双侧118枚淋巴结,术后病理证实共有34枚转移。喉返神经、甲状旁腺、副神经等重要结构毫发无损,术中出血仅30ml。




术后次日,患者嗓音清亮无嘶哑,复查甲状旁腺激素为22 pg/ml,血钙水平稳定在2.3mmol/L左右。出院时小张由衷感谢:感谢杨兴旺主任团队用精湛技术把我从“蝴蝶劫”中解救出来,这次教训让我明白了健康容不得半点侥幸!
专家忠告与警示:
35岁以下患者转移率飙升
杨兴旺主任指出:年轻不是健康的“免罪金牌”!年轻人甲状腺癌更具侵袭性,术后病理显示,小张的肿瘤已突破甲状腺被膜,杨主任结合临床工作及文献报道,给出数据敲响警钟:临床发现35岁以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%-80%,双侧同时转移并非个案,双侧转移占比达18.7%,合并甲状腺外侵犯风险增加3倍。所谓“懒癌”仅适用于不足20%的低危患者!杨兴旺主任强调,当超声提示微钙化、边缘不规则、纵横比>1等征象,或伴有声音嘶哑、吞咽异物感时,务必立即就诊,听从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。早诊早治是守护青春的唯一正解。
杨兴旺医生简介

杨兴旺,普外科(甲状腺、乳腺),主任,副主任医师。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体表肿瘤学组委员,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乳腺专家委员会委员,山东省老年与老年医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。擅长:甲状腺乳腺腔镜手术,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乳腺癌的标准化综合治疗,对于各种乳腺炎症有独到见解,并擅长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。